(2)板栗育儿奶爸:我的教育观之三八妇女节给妈妈们的礼物《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》
人口560万(2018年统计),国土总面积33.8万平方公里,却诞生了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供应商诺基亚,世界第三大纸和纸制品生产商芬欧汇川,林、纸、包装一体化集团斯道拉恩索,欧洲主要能源公司之一富腾工程……此外,还诞生了游戏愤怒的小鸟(Angry Birds)、马克思佩恩(Max Payne)、心灵杀手(Alan Wake)、量子破碎(Quantum Break),抗衡微软(Windows)开源操作系统Linux,跑分软件3DMark……

板栗育儿-北欧芬兰
与此同时,在2018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上稳居榜首;其教育被誉为“全世界最好的”而每年迎来多家团体学习……
到底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成功?答案在于教育。
那么,到底是怎么样的教育成就了如此的局面……
今天,板栗育儿奶爸就要跟大家分享一本关于芬兰教育的书籍《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》。作者陈之华,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,同时也是一名两个孩子的母亲,先后旅居非洲、中国台湾,后来因为丈夫工作调动全家移居芬兰,联通两个孩子一起在芬兰入学、生活。

板栗育儿-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
本书,以一位中国式母亲的角度相对真实的反应了芬兰的生活,重点是芬兰的教育。不是专业教育研究类文章,也没有足够严谨的创作体系,初看像一本游记,细看才能发现其并非简单的游记,而是记录在芬兰的生活点滴,并融入了访谈、思考,包括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历史、社会对教育机构和从业者的要求、国家及教育从业者的理念……
阅读本书,奶爸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
(一)国家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探索,当芬兰政府意识到教育才是小国芬兰走出去站起来的根本之后,于是才开始从各方面进行尝试的改革和创新。芬兰的教改在书中说得不多,但是对于教育改革的细节,奶爸认为大家都可以浏览芬兰教育和文化部网站(www.minedu.fi),通过google或者网易有道等翻译后阅读,进一步了解。芬兰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也不是一帆风顺,先后经历了30余年。中国教育也一直在强调改革,奶爸猜测应该会比芬兰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要短得多吧。
(二)行政部门对教育从业者的信任,教育机构对教育从业者(教师)不设考评,也没有时不时的督查。这一点在纪录片《他乡的童年》中也提到。当然,能做到这种程度也需要有这些基础,比如教师水平都不低,自1979年开始,教委会就定调,中小学老师属“研究型”,必须具备硕士学历,这几乎是全球最严苛的规定。师资教育从原本的3年,延长为5年,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,除了要看在校成绩,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,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,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%的师范窄门;比如从业者对教育充满激情,以及掌握了教育的必备技能……对于回报,书中提到,在一份学生们最喜欢的职业调查中,教师是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中的最优选择,高达28%,只有才是医生、律师、工程师等。书中也提到,在全民中,教师是最令人尊敬的职业之一。
(三)国家对学生教育的包容和责任,“No children left”简单翻译过来就是“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”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《一个都不能少》。然而,这却是国家对学生教育的包容,他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,不存在差生之说。书籍作者也就这个问题咨询过相关的教育官员及从业者,比较官方的回复是“因为是小国,所以承受不了哪怕是1%的人力资源流失。no children left 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都能够接受均衡全面的教育,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。”
(四)教育方法生活场景化及适用性,孩子因为个性、性格、生活环境等的不同,对同样事务的认知必然存在差别。这个是谁也改变不了的,然而芬兰国家信奉的是“没有一个差生”,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?抛开没有家庭作业,没有评分考级之外,奶爸认为重要的一点是,对不同孩子提供不同方式的教育——针对孩子的特性和学习习惯,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,从而让孩子用他喜欢、擅长并愿意接受的方式接受各种教育。这一点在纪录片《他乡的童年》中也这样重点提到。对于教育,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“因材施教”“有教无类”,然而中国的教育大多还是选择了“精英教育”,针对不同孩子采取不同教育却并没有做得彻底。芬兰虽然没有提“针对性教育”,却把中国的教育方式真实落地了。
(五)教育资源的平衡以及弱势倾斜,芬兰强调教育公平以及一个也拉下,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也做得很好。对于远离大城市的偏远郊区,教育资源甚至会分得更多,即教育资源向“弱势群体”倾斜。
(六)教育的目的是如何学习非竞争,放在最后却并非不重要,反而是奶爸认为压轴的一条。实话说,奶爸大学时候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,虽然也能达到中上,虽然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,但是毕业十年,真正用到工作、生活上的知识却是极少。比如英语,虽然大一时候就考过了四级,然而现在因为工作原因,英语几乎荒废。如果真要奶爸说在大学里记忆最深刻、学习最受用的知识,那就只有一点——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,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。芬兰的教育,本质上也是如此,强调的是让孩子们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,发挥兴趣所在,学习到自己能用,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并在踏入社会的时候为社会做贡献。

板栗育儿-Oodi图书馆
2018年开业的“Oodi”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黄金地段的17250㎡,据说总造价1亿欧元。除此之外,还有三个特点:(1)这里没有门卫、安检,任何人可以自由进出;(2)藏书常年只有10万本,人们可以自由地在这里遛娃、玩乐器、做衣服,甚至还能聚餐;(3)借书之外,还能借吉他、溜冰鞋、耳机、网球、血压仪、麦克风……生活中能想到的都可以在这里实现。
要全部了解或者剖析一个国家的教育,并非一篇文章,或者一本书就能讲完。不过,窥一斑而见全豹,通过奶爸的分析,相信很多家长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更多的了解芬兰教育了。
今天是三八妇女节,板栗育儿也为天下妈妈准备了节日礼物。所有关注京脉圈(jmquancn)公众号的朋友们,私信都可以免费获得板栗育儿教育大礼包。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,也希望让更多的看到受益,恳请您转化给更多的朋友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