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面模板01
张五常先生是一名经济学家,也是一位「狂人」。他在交易费用、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,以《佃农理论》和《蜜蜂的神话》两篇文章享誉学界,他永不从众,有自己坚定的立场。他的学习方法自然也与众不同,一起来看一下吧~
这两天我在反复读一篇文章,对,不是一本书,而是一篇文章。越读越欣喜,越读越感叹:果然是这样的大师才能写出来的文字。
这篇文章叫《读书的方法》,作者是张五常。
现年 83 周岁的张五常先生是一名经济学家,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,在交易费用、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,以《佃农理论》和《蜜蜂的神话》两篇文章享誉学界。
他永不从众,有自己坚定的立场,素以「狂人」之称,也是中国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。
曾有人曾问他:为何你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?张五常笑道:「我的 11 个朋友都得了诺贝尔奖,就剩下我一个了,可能我太厉害了吧!」典型的张式回答。
这样一位「狂人」,同时也是一位公认的天才,是新制度经济学家艾智仁和科斯的亲传弟子,多位诺贝尔奖大师将其引为知己,并公开宣称自己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思想。
这样一位「特立独行」又「天资聪颖」的大师,自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,前文提到的《读书的方法》一文,便是他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三日写就的。
说是《读书的方法》,但我觉得「读书」二字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,不仔细看会误以为仅仅是讲阅读的方法;更名为《学习的方法》更为妥帖,因为文章字句之间体现的,正是我们求之而不得的学习正道。更为关键的是,他的学习方法大多符合认知科学原理,这也意味着,这样的学习方法更为正确、可靠。
那么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?又符合那些认知原理呢?下文我们就详细地聊一聊。
原则一、以理解代替记忆
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知的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知识」,张五常认为:理解是记忆的代替。
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;当需要应用时,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。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,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。道理很简单,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。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,也有不同的准确性。理解越深越准确,记忆就越清楚,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。所以读书要贯通——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;要彻底——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。
而为了真正理解知识,张五常建议,主要需要改变两个坏习惯:

